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77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4篇
  882篇
  2025年   3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3篇
  2020年   33篇
  2019年   51篇
  2018年   31篇
  2017年   54篇
  2016年   40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93篇
  2013年   102篇
  2012年   43篇
  2011年   41篇
  2010年   54篇
  2009年   37篇
  2008年   33篇
  2007年   35篇
  2006年   35篇
  2005年   32篇
  2004年   33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ABSTRACT

Andrew W. Marshall, who shaped the way in which contemporary international security experts think about strategy, has been mostly associated with the invention of net assessment. The intellectual sources of this analytical technique, and of the related competitive strategies concept, could be traced to Marshall’s efforts to uncover Soviet post-World War II defense transformations. This article outlines the essence of these Soviet innovations – the empirical frame of reference that inspired Marshall. It provides a new perspective on the history of the net-assessment methodology, advances the debate within strategic studies over the nature of military innovations, and offers insights for experts examining defense transformations worldwide.  相似文献   
62.
    
ABSTRACT

This article argues that the US Navy’s roles (which have historically been bifurcated between warfighting and political use of force) manifest in its organisational culture as two different concepts of war: the US Navy as diplomatic actor and the US Navy as warfighting force. The conflict between these different concepts of war can be seen in the current debate about the definition and function of presence. The debate about presence is not just theoretical, but represents a deep and enduring conflict within the Navy as an organisation about its concept of war. Since the end of WWII, the Navy has been designing its fleet architecture according to a Mahanian concept of war, despite the preponderance of non-lethal missions and activities. The result is a mismatch between platforms and tasks.  相似文献   
63.
二维条码技术及其在军事后勤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二维条码先进技术特性的客观分析,探讨了二维条码在军事后勤中几个重要领域的应用,对在军事后勤中具体设计和应用二维条码技术进行了初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64.
以新时期军事斗争准备为牵引,改革与创新军事基础课程体系,是我院"4+1"模式新型军事人才对军事基础教学与训练的客观要求.通过重点阐述我院围绕加强学员的素质教育,深化军事基础课程体系改革与研究的思路,为新形势下军事基础课程体系深层次的改革与发展,提供了若干参考.  相似文献   
65.
通过军校心理学教员队伍现状、心理教育开展情况的调查与访谈,统计了5个方面的第一手资料.总结了军校心理教育的基本经验和存在的主要问题,对进一步发展与完善军校心理教育提出了3点建议,并就抓好心理教育工作提出了4项初步设想.  相似文献   
66.
在梳理真人图书馆发展历程的基础上,分析了真人图书馆的主要特征及军校图书馆尝试真人图书馆服务模式的意义和优势条件,探讨了军校图书馆如何利用真人图书馆创新服务模式。  相似文献   
67.
立足实战化是开展军事地形学教学训练改革的基本要求,也是从具体课程入手解决学员"水土不服"的客观需要。结合新的地形研究方法确定教学内容,从单兵技能与组训能力培养两方面探索教学模式,立足综合能力培养创建考核模型,是目前军事地形学实战化教学研究与实践的重要方向。  相似文献   
68.
推进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创新对外宣传方式,加强话语体系建设,着力打造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讲好中国故事,建构和传播中国军队形象的过程中,对外传播先进文化、先进的军事文化,传播好中国声音,以增强在国际上的话语权。文章研究建构和传播中国军队形象的过程中,如何提升中国军队的国际形象,加强对外传播的有效性,用世界听得懂的语言、使用新媒体传播国家军队的先进文化。  相似文献   
69.
精、气、神文化是营区规划设计的核心.自然仿生设计为营区精、气、神文化的表达提供了独特而有效的方式.通过对营区精、气、神文化的解读,发掘出自然仿生的3个层面,即“形”之仿生,“意”之仿生和“结构”之仿生.在营区规划设计中,当自然仿生的这3个层面得到有效表达,实现有机统一,营区就会产生独特的文化气质与魅力,从而体现其精、气、神特色,展现部队的“军营魂”.  相似文献   
70.
当前,边境安全形势复杂、训练理念陈旧、部队勤训矛盾突出、训练内容与安排不合理、训练保障能力有限等主客观因素,制约着公安现役部队非战争军事行动训练的开展,对公安现役部队形成非战争军事行动战斗力构成了挑战。树立科学的非战争军事行动训练指导思想与理念,创新训练方法和手段,优化训练内容,加强教员队伍建设和训练基地建设,是改进非战争军事行动训练的有效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